陈芋汐哭了。
新加坡世锦赛夺冠后,她抱着教练泣不成声,哽咽着说:“这次身边不再是小红了。”
这短短一句话,揭开了她独自扛起中国跳水大旗的300天——从被嘲“千年老二”到甩开对手60分的“断层王者”,19岁的她如何熬过全网质疑、发育煎熬,甚至全红婵缺席后的至暗时刻?
1. 当“黄金搭档”变“孤军奋战”
2025年新加坡世锦赛女子10米台决赛,陈芋汐站上跳台时,身边搭档从全红婵换成了15岁新人谢佩铃。
观众席有人窃语:“没了全红婵,她还能风光多久?”
第四轮,谢佩铃207C动作炸出巨大水花,总分跌至第三,陈芋汐立刻冲过去抱住她:“别怕!跳好下一个就行!”
颁奖礼上更上演戏剧一幕——德国选手本应拿银牌,周继红却误挂给铜牌谢佩铃。
陈芋汐眼尖发现,一把拉过两人低声说:“我们悄悄换回来。”
她紧张地瞄向裁判席,生怕闹出国际笑话。
2. “发育关”是一场无声的酷刑
陈芋汐的宿舍床头贴着体重记录表:42.5kg,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。
每天称重10次,包里永远揣着食物秤,连回家吃饭也只夹几口青菜。
“我的快乐是控制出来的。”她笑着说,“炸鸡奶茶?那得等退役!”
2020年东京奥运延期,她半年猛蹿10厘米。
起跳重心偏移,翻腾动作变形,207C跳一次砸一次。
深夜训练馆里,她对着高速摄像机反复拆解动作,把128个数据点刻进肌肉记忆。
教练心疼得吼她:“不要命了?”她却抹把脸:“再练50次!”
3. 被流量碾碎的“影子冠军”
全红婵东京奥运三跳满分封神时,陈芋汐的银牌成了“背景板”。
网友刷屏“既生瑜何生亮”,甚至造谣她母亲贬低全红婵。
她默默清空微博,只留一句:“带着征服巨浪的勇气,悄无声息汇入大海。”
更扎心的是双人跳夺冠时刻。
当全红婵被镜头团团围住,陈芋汐缩在人群外整理毛巾。
记者问她感受,她只答:“金牌是中国的就好。”
4. 逆袭:430.5分封神的秘密武器
新加坡决赛第五跳,陈芋汐选择最高难度3.3的207C。
腾空瞬间,她像被无形线牵引——翻腾三周半,入水角度垂直90度,水面泛起针尖大的涟漪。
裁判打出10分时,德国教练摇头:“她连场馆顶灯反光都计算进去了。”
技术团队曝光过她的训练数据:入水垂直偏差≤3度,翻腾角速度误差≤0.2秒。
这种“毫米级控制”,让周继红六年前就断言:“她的动作,无可挑剔。”
5. 眼泪为谁而流?
领奖台上,陈芋汐突然掩面痛哭。
记者追问:“第四次夺冠还这么激动?”她摇头:“这次是为自己跳的。”
后台更衣室里,她攥着手机给全红婵发消息:“等你回来,咱们再战!”
那张刷屏的“哭照”背后,藏着19岁扛起的千钧重担。
当谢佩铃因失误发抖时,陈芋汐搂住她肩膀:“我像你这么大,跳砸了还尿裤子呢!”
新人噗嗤笑出声,她却想起2019年光州——14岁的自己,也是这样颤抖着摘下人生首金。
Copyright 2024 PG模拟器_PG电子模拟器「PG试玩游戏」PGemulator All Rights by PG模拟器